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安徽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已經省政府批準,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執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 年 8 月 19 日
安徽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2019-2021)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要求,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計劃(2019-2021年)》(國發〔2019〕24號)精神,全面實施我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加快建設科技大省和制造強省,并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要求
2019年至2021年,全省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00萬人次以上。到2021年底,全省技術工人總數達到550萬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總數達到180萬人以上,高技能工人占技術工人比重將達到30%以上。 ,開創模式新路,技術人員培訓數量和質量均居全國前列,勞動者素質和全要素生產率全面提高。
二、大型企業及重點群體職業技能培訓
(一)發揮企業培訓主體作用。鼓勵企業適應生產經營和技術進步的需要,制定員工培訓計劃,組織形式多樣的職業技能培訓活動,政府提供對新入職人員的崗前技能培訓,根據培訓合格人數,給予企業培訓補貼,每人不低于800元。企業(困難企業),按不低于人均標準發放合格員工人數,給予企業培訓補貼1200元。用于企業開展的員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企業按中級工1500元、高級工2000元、技術人員3500元的標準給予培訓補貼,高級技師5000元。持有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可全額申請失業保險技能提升補貼。員工個人按照現行有關規定,自費參加社會化技術人員培訓(包括高級技工晉升技師和技師晉升高級技師的培訓)。政策執行。支持企業員工對勞務派遣人員進行崗位技能培訓,并按規定提供培訓補貼。具體辦法由各市制定。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業扶貧作坊等各類生產經營單位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勞動力(以下簡稱“貧困勞動力”),以及招收就業困難人員的參保企業。對零就業家庭成員,開展以工代賑培訓,對生產經營單位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標準給予勞務。代辦培訓補貼最長可達6個月。代工培訓補貼和新聘人員崗前技能培訓補貼不能重復享受。經當地培訓主管部門批準,行業協會、龍頭企業、重點培訓機構可以針對本行業的工種(項目)為省內各類中小企業提供技能培訓服務。微型企業,政府按規定向培訓單位提供培訓補貼。落實高危行業安全技能提升行動計劃,嚴格落實崗位培訓制度,對不低于3天的全日制安全技能培訓,給予每人每年300元的培訓補貼。根據合格人員的數量給予。全面推行以企業員工為培養對象的新型企業學徒制,三年培養不低于2萬人。 ,并按每人每年不少于4000元的標準提供企業培訓補貼。
(二)調動重點群體參加培訓的積極性。著力全面提高勞動者職業技能,有效化解結構性就業矛盾,貧困勞動者和城鄉初中畢業生(以下簡稱所謂“兩次免費就業技能培訓”,對農民工(包括新生代打漁歸來的農民工和漁民)、下崗失業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包括殘疾人,下同)等免收技能鑒定費用,對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二孩”等在培訓期間,給予生活費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天50元,退役軍人技能培訓按人均2400元標準發放就業補助金一個。司法行政部門組織對服刑不到一年的服刑人員、服刑不到一年的強制隔離戒毒人員進行就業技能培訓,省財政按照通過年度培訓的人數,按人均1200元標準(含技能鑒定)。為司法行政部門組織的社區囚犯就業技能培訓提供資金支持。具體操作辦法由省司法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另行制定。貧困勞動力參加技能扶貧培訓,畢業當年大學畢業。學生參加就業技能培訓,按照現行有關政策執行。對招收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并開展新技術體系培訓的職業院校,給予每名學生每年5000元的培訓補貼。對接受技術教育的孩子,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每人每年給予3000元的補助。對有創業志向的勞動者開展創業培訓,按規定落實創業培訓補貼政策,并提供培訓方案推薦、創業擔保貸款和后續支持。和其他服務。鼓勵各地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程和農村實用型人才帶頭人素質提升計劃,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和美麗鄉村建設開展農民職業技能培訓。
(三)提升培訓管理服務水平。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用人單位培訓需求收集系統,開展大規模精準職業技能培訓。實施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目錄清單管理,并向社會公布培訓項目目錄、培訓評價機構目錄。對國家動態公布的新職業,培訓時數和補貼標準由各市自主確定。支持各市制定地方補充就業目錄以省級就業技能培訓崗位目錄為依據,城市可在培訓工種(項目)補貼標準的基礎上適當提高標準,重點支持地方急需工種(項目)培訓. 報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審核。企業員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由《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中的技能人員職業(工種)擴大到所有可以實施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自我評價的職業(工種)。熟練的人員。 .勞動者參加省內職業技能培訓后取得證書(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特殊職業能力證書、特種作業證書、特種設備操作人員資格證書、培訓資格證書等)的,培訓機構應當由當地培訓主管部門按照規定提供培訓補助。原則上,每人每年最多可享受3次各類培訓補貼,但同一職業、同一級別不得重復。殘疾人等群體開展項目式培訓。減少職業技能培訓紙質申請材料,逐步推行電子證照、電子證書、電子簽名,依靠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審核。
三、推進公共培訓支持政策供給側改革
(四)加大政策供給。支持各類企業特別是規模以上企業和吸納大量崗位的企業設立員工培訓中心,鼓勵企業、職業院校、技高校共建實訓中心和教學工廠,培育建設一批省級產教融合示范企業。企業組織或參與創辦職業院校的,市、縣人民政府可給予支持以全日制學校教育畢業生人數或培訓培訓人數為標準,實行以職業院校學生為培養對象的現代學徒制,三年培養不少于2萬人。承擔社會化職業技能培訓取得的可支配營業收入,由學校自行分配,業務收入的一定比例作為增量部分計入績效工資管理。受訓學生人數超過在校學生人數一倍以上的,在考核績效工資總額時優先考慮,按工作分配承擔職業技能培訓。學校一線教職工。根據信用等級等條件,對承擔補貼技能培訓的各類職業培訓機構,以獎勵代替補貼、購買服務等形式給予獎勵和支持。
(五)加強載體平臺建設。支持企業設立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政府按規定給予補貼,40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每年認可 支持技術類院校建設 職業技能提升實訓基地、實訓設施設備向參訓企業、職業院校、社會培訓機構全面開放 僅收取培訓耗材成本 政府提供培訓設施設備升級補貼和具體補貼政策另行制定。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批準瓦爾。支持高風險企業集中地區建設安全生產和技能培訓基地。建設標準獲得省級認可的,省級在發放就業補貼資金時給予優先支持,每年認可項目數不超過4個。
四、提高培訓和評估的針對性效果
(六)創新培訓內容和方法。加強職業技能、綜合職業素質和求職能力綜合培訓,將愛國意識、職業道德、職業規范、工匠精神、質量意識、法律意識等有機結合起來。意識、安全環保、健康衛生、信用建設、就業指導等內容貫穿職業技能培訓全過程,并納入培訓結業考核范圍。工作(項目),安排4-8課時開展消防、安全、保密等方面的預防艾滋病、防止非法集資等專項教育培訓,鼓勵行業協會、龍頭企業、職業院校、技術院校等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標準化建設,開發培訓教材,支持e 政府通過購買服務。加強創業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和教材開發it技能服務,重點推動創業開展企業管理、品牌建設、市場拓展、風險防控等創業指導培訓。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要求,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產業培訓,包括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電子商務等新職業和新技能培訓納入補貼培訓范圍,具體工種(項目)和補貼標準由各市確定。實施“互聯網+職業培訓”,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優質培訓資源供給,依托安徽職業培訓網絡大學建立培訓電子檔案和學分積累體系,打造職業技能培訓師資隊伍數據庫,實行國家和省級技能大師在線教學,在線課時按比例納入培訓 總課時將促進技能培訓與崗位使用的精準對接。
(七)完善技能評價體系。完善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評價、專業技能等級認定、特殊職業能力考核等多元化評價體系,嚴格落實國家職業技能實行資格目錄制度,統籌總體工種、行業特定工種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落實國家準入職業(工種)要求,上崗前參加技能培訓和鑒定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按照國家部署,適時在職業院校開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 開展職業第三方評估機構遴選工作對行業協會、企業、院校等進行最終技能等級認定。加強社會化評價隊伍建設,開發急需職業(工種)審批題庫,逐步向社會公開題庫資源。建立職業技能鑒定信用檔案體系,加強對職業技能鑒定機構和鑒定對象的信用監管,健全職業技能鑒定機構退出機制。實現工程技術領域高技能人才的職業發展與工程技術人才的職業發展掛鉤,開展建筑工人技能考核評價,促進技術工人待遇的提高。
五、加強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組織保障工作
(八)增加財政保障。完善政府、企業和社會多元投資機制,協調發揮企業職工失業保險基金、就業補助基金、教育基金的作用。利用失業保險基金滾動余額設立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項資金支持地方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具體籌集和使用辦法由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廳另行制定市、縣可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安排專項資金,用于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教材、師資培訓、技能競賽等基礎工作。鼓勵縣級人民政府整合各類培訓資金,建立專項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占企業一定要借鑒并按有關規定足額使用職工教育經費,其中60%以上用于一線職工培訓。
根據稅法有關規定,各級稅務部門認真落實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提高到工資薪金總額8%的稅收政策。公益性捐贈稅收減免政策。
(九)嚴格培訓經費監管。依托安徽省職業培訓信息管理系統,建立職業培訓機構信用等級制度,確保全省所有補貼技能培訓項目納入系統管理,實現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信用、公共信用等信息的共享和比對,優化補貼發放服務,將補貼資金直接劃轉至職工社保卡或銀行卡,以及企業設立的基本賬戶,加強銀行培訓機構專項審計和第三方績效考核,推進培訓資金線上線下第三方監管。市、縣人民政府要切實履行主體職責,加強培訓資金監管。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應在其門戶網站上設立“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欄目。及時發布國家和省級培訓政策,公開培訓經費支出情況,加強廉政風險防控,依法查處挪用、占用、截留培訓經費、騙取經費等行為依法依紀進行培訓等。
(十)加強培訓機構領導。依托省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省級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工作協調機制,省人民政府統一領導,省人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牽頭,省直行業主管部門、群眾團體等共同參與,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的工作機制,建立季度、年度和專項報告制度加強輿論宣傳引導,依托互聯網、基層公共服務平臺等,廣泛宣傳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加大政策推動和解讀力度,幫助企業、培訓機構和勞動者了解和熟悉及時,提高認識和政策的好處。
本實施方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2021年12月31日終止,省人社廳負責解釋。現行職業技能培訓與我省其他有關規定不一致的,按照本實施方案執行。執行過程中如有問題,請及時向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報告。
關鍵任務分解表
序列號
任務
領導責任
單位
協調單位
完成時間限制
1
對轉崗重點企業(困難企業)員工的培訓,按合格人員數量,按人均不低于12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國資委、省總工會、市人民政府
繼續前進
2
支持企業員工對勞務派遣人員進行崗位技能培訓,并按規定提供培訓補貼。具體辦法由各市制定。
各市人民政府
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19
10月底之前
3
實施高危行業安全技能提升行動計劃,嚴格落實崗位培訓制度it技能服務,對開展全日制安全技能培訓不低于300元/年的人員給予培訓補貼超過 3 天。
省級急診科
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市場監管局
繼續前進
4
全面推行以企業員工為培訓對象的新型企業學徒制,三年培訓不低于2萬人,按每人每年不低于40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財政部
繼續前進
5
對于貧困勞動力、城鄉未繼續深造的初中畢業生、農民工(包括新生代農民工、打撈歸來的漁民)、下崗失業人員、退役軍人、群眾就業困難者(包括殘疾人)等。實施免費就業技能培訓,免收初次參加技能鑒定的費用。培訓期間對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兩子孫”給予每人每天50元的生活補助。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省總工會、省團委、省婦聯、省殘聯、市、縣人民政府等
繼續前進
6
退役軍人技能培訓,由就業補貼基金按人均2400元標準給予支持。
省級退伍軍人辦公室
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繼續前進
7
司法行政部門組織對剩余刑期不滿1年的服刑人員、強制隔離期不滿1年的戒毒人員進行就業技能培訓,省財政部門支付每人1200元(含技能鑒定費),按年度培訓合格人數計算。 )提供支持。
省司法廳
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繼續前進
8
對司法行政部門組織的社區囚犯就業技能培訓給予資金支持。具體操作辦法由省司法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另行制定。
省司法廳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19
10月底之前
9
對招收已登記貧困戶學生并開展新技術技能體系培訓的職業院校,每年給予每名學生5000元的培訓經費補助。對子女接受技術教育的貧困戶每年給予每名學生3000元的補助。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省財政廳、省扶貧辦
繼續前進
10
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程和農村實用型人才帶頭人素質提升計劃,開展職業農民技能培訓。
農業農村部
財政部
繼續前進
11
企業組織或者參與設立職業院校的,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全日制教育畢業生人數或者培訓培訓人數給予支持。
各市、縣人民政府
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繼續前進
12
實行以職業院校學生為培養對象的現代學徒制,三年培養不少于2萬人。
教育部
財政部
繼續前進
13
公辦職業院校從事社會化職業技能培訓取得的可支配營業收入,由學校自主分配,按營業收入的一定比例計入績效工資管理的增量部分學校在校生人數雙倍以上的,在確定績效工資總額時優先考慮,根據工作情況分配給承擔職業技能培訓的一線教職工。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省教育廳、省財政廳
繼續前進
14
支持在高風險企業集中地區建設安全生產和技能培訓基地。對符合省級認證建設標準的,省級在發放就業補貼資金時給予優惠支持,每年認證數量不超過4個。
省級急診科
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繼續前進
15
大力開展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培訓,將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電子商務等新職業、新技能培訓納入培訓范圍補貼培訓。 ),補貼標準由各個城市確定。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市人民政府
2019
十二月底前
16
the of the team of , a batch of banks for (work types), and the bank to the .
Human and
of
2020
the end of June
17
Use the fund's to set up a fund for to local . The for and using them will be by the of and the of Human and .
of
Human and
2019
the end of
18
on the Anhui , a for to that all in the are in the , and and with , , and other .
Human and
The and , the of , the of , the of , the of and Urban-Rural , the of and Rural , the of , the , the , etc., the 's of all and
2020
the end of M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