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湖北日報訊(記者 張欣 通訊員余登科)日前,第22屆武漢市職業技能大賽信息網絡布線大賽結果出爐。武漢市交通學校計算機專業高中生王迅宇獲得一等獎,并被武漢市人民政府授予“武漢市技術能手”稱號。他也是這個項目中最年輕的“技術專家”。
據報道,第22屆武漢職業技能大賽信息網絡布線活動于去年6月舉行。比賽時,王迅宇年僅17歲。羅建超導師說:“他夠敬業,能吃苦,能忍受孤獨,抗壓能力強,能潛心研究。”
2020年10月,王迅宇入選學校信息網絡布線競賽訓練隊。自從入隊訓練以來,除了7天的春節假期在家進行理論學習,其余時間幾乎都在訓練室度過。每天學習訓練時間超過12小時,每周要戴幾套棉手套。
由于工藝要求精細,操作人員的手指需要直接接觸光纖等設備,所戴手套為“半指手套”,有1~2個指關節外露。練習光纖拼接時,王迅宇的手指經常被厚度僅為0.25微米的透明玻璃纖維刺破,刺痛。由于玻璃纖維細小且透明,因此很難找到插入的位置。簡單治療后才能繼續訓練,痛半個月。
記者了解到,信息網絡綜合布線競賽包括結構化布線和光纜終端速度兩個模塊,時長分別為3.5小時和1.5小時。住宅布線安裝端接、樓宇布線安裝端接、銅纜復合永久鏈路布線端接、光纜端接四個具體任務,涉及幾十個步驟,很多步驟重復但有細微差別,有些小項目也有要求為了速度。正常比賽的工作量特別大。參賽選手不僅要頂住壓力,還要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任務。
以信息網絡布線項目基本功——制作水晶頭(標準化電信網絡接口)為例,一個游戲大約需要60個水晶頭,每個水晶頭可以少制作10秒。節省 10 分鐘的游戲時間。為了修煉這個基本功武漢電腦維修,王迅羽訓練了2周,平均每天制作600個水晶頭,最終控制了20多秒的制作一個水晶頭。
羅建超介紹,比賽中的重復性工作和速度要求是現實生活的需要。例如,在光纖修復過程中,施工時切割的光纜通常是成單元的,可能涉及數百根光纖。維修,只有做的又快又好,才能不耽誤工程進度和生產生活。 “從學生培養的角度來看,重復操作和訓練是必要的。通過時間的積累,量變會導致質變,學生會形成一種工作和工作的感覺。它可以順利運行。”
關注湖北及世界重大事件的湖北日報客戶端,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政策解讀、新鮮熱點資訊、實用便捷信息武漢電腦維修,還推出掌上閱報、一系列報告、學習、在線互動等特殊功能。